-凯发k8手机网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特别关注

“传媒品读汇”第七期

2020/11/3

本期推荐品读书目:

《被讨厌的勇气》——推荐人:媒资市场管理部 于兰

《保姆日记》——推荐人:无锡影视基地分公司 华晨

 

推荐书目《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201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译图书,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该书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现居京都。高中时便以哲学为志向,进入大学后屡次到老师府上进行辩论。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满期退学。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以及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同时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译著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讲义》和《人为什么会患神经病》,著作有《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多部作品,本书由其负责原案。

  古贺史健: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见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他创作的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的采访稿广受好评,采访集《16岁的教科书》系列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

  内容简介:

  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你是否常常对繁琐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

  你是否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

  这一切的答案尽在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中!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哲学家说。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人想被别人讨厌?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为什么非得被别人讨厌不可呢?

  这个世界,究竟是单纯,还是复杂?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问题不在於世界是什么样子,而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让我重新认识了心理学的另外一个泰斗—自我启发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故事的全篇都是哲学家与年轻人之间辩论式的对话,浅入深出,余味绕梁三日。读完后仿佛是与自己灵魂深处的一次对话,让我对于生活和人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不要执著于过去的经历,幸福是可以选择的

  这个世界是不够温柔的,尤其是在你不够强大的时候。

  很多人并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家里也没有万贯家财。还很有可能经历着年幼时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或者是出社会后事业上经历的挫折。然后出现自怨自艾的负面情绪,不愿意面对现实,自我麻醉自我安慰。

  阿德勒认为,“那只是过去的经验,并不意味着心理上的创伤。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认为我们现在甚至未来的全部都由过去事情决定,而且根本没法改变。现在的状态与过去没有关系,要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很多女人婚后觉得不幸福,指责一切原因是在于老公的不负责不顾家不作为。其实,婚姻本来就是一场动态的博弈,我们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彼此。有些时候,所谓的阿q精神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胜过承担负面情绪带来的成本。不再纠结于客观事实,而是给自己一个方向。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值得拥有更好的一切。

  你到底要过怎么样的生活,路永远都是自己选择的,幸福也是自己努力去创造的结果。

  二、活在当下,就是生命最美的火花

  “活在当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作为和消极避世,也不是享乐主义的小确幸,而是一种难得把握的智慧。

  阿德勒认为,“不必勉强自己去肯定,不要用直线去衡量自己已经到了哪里,而是要看看每一个刹那是如何度过的”。

  珍惜每一个清晨和阳光,珍惜每个独处的时光,珍惜爱人为家的真诚付出,把美好的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下的痛苦转换成为动力,享受当下的快乐。把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把平常的日子过出诗意。

  三、别人怎么看你重要吗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人都是社会化的动物,总是倾向于认同感。

  后来我渐渐发现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往往活得很好。比如中国普遍的舆论环境认为一个高学历的女性从职场暂时回归家庭,那就是资源的浪费。但她无悔自己的选择,认为只是阶段性的尝试。如果她过于在意世俗的看法和眼光,去寻求别人的认同感和价值感,也许会每天生活在抱怨里。孩子会幸福吗?岁月还会静好吗?

  试想下,别人怎么看你重要吗?只不过是茶余饭后无聊的谈资罢了。做任何的选择,始终要遵照自己的内心,因为你的生活永远是自己过出来的。

  四、接受自己的优缺点,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可是很难做到。每天有那么多鸡汤文,我都迷茫了怎么办?其实,你需要被讨厌的勇气,即便你再怎么刻意维护,讨厌你的人依然不会对你改观。真正欣赏你的人,也无需你耗费精力,去迎合,去伪装。与其是去迎合和讨好别人的认同感,倒不如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首选要做到认识自己,然后接受自己,最后才是取悦自己。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敢于被讨厌,敢于活出真我,才是获得自由的开始。

【媒资市场管理部 于兰】

 


《保姆日记》读书笔记


  《保姆日记》本书是全美2001年度最畅销五本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一名爱好人类学并获得纽约大学商务专业学位的女主人公,为曼克顿一家有钱人家当4岁男孩保姆的故事,后小说拍摄成同名影片《保姆日记》于2007年8月24日在美国上映。故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内容却的的确确深刻发人深省。

  一、关于自我和梦想

  大学毕业,主修金融、辅修人类学的annie,面对母亲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只好穿上了母亲为她新买的制服,极不自在地去应征财务总监的职位。介绍自我,理所应当是面试的第一步。现世的我们能够想很多华丽的词藻来把自己介绍得很好,anne却在此刻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仓皇逃走。而annie的逃奔,恰恰证明了她敢于直面梦想、追求自由和探寻真实自我的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会问自己,“我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诚然,有时候我们连自己也无法确切地认清自己。或许我们能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自己的模样,但那真的是我们吗?面对选择,是遵从真实自我还是屈服于现实压力。如果多年前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或许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遵从真实的自我,去追求自由和梦想。那个时候的我们心中怀揣着伟大而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涉世渐深,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要我们选出答案真心不易。

  梦想和现实,是我们怎样都无法规避的课题。一把象征着自由理想的红伞贯穿故事始终,但是却也为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大学毕业青年选择就业时的多种可能性。是否我们学习了某个专业以后就一定要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在中国,大学一毕业就能进入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被迫说来实在是让人欢呼雀跃的事情。而在这样环境下的我们却没有思考过:生活压力的逼仄也许无法忽视,但是有些机缘,有些内心渴望的东西,也许能够带领我们超越现实的步步紧逼,升华另一种可能性,就或许梦想的生活图景会在你用心面对现实时不期而至,此时我们也能找到一个梦醒后真挚的自己。

  二、关于金钱与真情

  要说爱,故事里处处都充满着爱,却也充满了爱的对比和冲突。

  mr.x家条件优渥,光彩照人,看起来令人羡慕。对于儿子grayer的爱,mr.x夫妻却表现得万分吝啬。grayer生日会上,身为父亲的mr.x肯花钱雇法国的小丑来表演节目却不肯抽一分钟去和儿子聊天,他在意自己哥哥的孩子比grayer早入学却不在意grayer是否过的开心。而mrs.x也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她整天忙于美容、购物,参加各式各样却名不符实的社交聚会。她对外表和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遮掩住了内心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真正的感情和责任。岁月一点点侵蚀爱情,丈夫越来越远离自己,她所拥有的不过是一具光鲜的空壳。现实把她变成了冷冰冰的可怜贵妇,完全迷失自己。孩子则因从小缺少爱而变得孤僻,缺少起码的同情心且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但他同样渴望被爱,渴望得到自己父母的关注和爱。幸好annie是个善良有爱的保姆,她用自己的真心换得了grayer对她的爱和依赖,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grayer会对annie说出“我最爱的是你”这句话。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会毫不吝啬地对对自己好的人表达爱。

  确实,比起他的父亲母亲,annie的爱显得更加美好。也正是有因为如此强烈的对比,才让故事中的爱显得更为深刻。在我们的生命中,究竟是金钱重要,还是亲情重要?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答案。但是为了生存,为了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许多人还是选择背井离乡。不算上就业失败的人,就算是那些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回乡之时,往往也发现身边会少了相伴的人。因为这么多年,感情早就淡去了,又或者是忘了初心,变了本质,自己也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有人说,爱是全心全意为别人付出,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不计较后果。这是对的,但我们不能忽略了一点,爱需要表达,更需要直接地表达。如果深藏在心里或是表达方式不准确,都会偏离最初的效果。童年亲情的缺失,将会始终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在经历了保姆这份职业后,annie意识到有钱并不代表幸福,上层阶级的主妇生活并非如表面那样光鲜亮丽。同时,她的研究生入学论文也有了好素材,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继续深造人类学。

  大团圆的结局收场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而正因为结局的美好使得我们不会主动去深入思考很多问题。annie说,一个人要融入陌生的世界,才能完完全全地了解自己。其实,不管生活让我们经历了什么,情感本身才是使得我们人之为人本身的特质,这是我们不应该忽略和放弃的。

【无锡影视基地分公司 华晨】


网站地图